吉水神社 ➜ 勝手神社 ➜ 櫻本坊 ➜ 佐藤忠信花矢倉 ➜ 吉野水分神社 ➜ 金峯山神社 ➜ 義經隱塔 ➜ 從是女人結界
自古以來,奈良的吉野山就以櫻花聞名天下,整座山頭櫻花齊放甚是壯觀,也因此有著「一目千本」的賞櫻美名。
吉野山已經是二訪了,上次是空空如也的6月來到此地,連車站的詢問處人員都很訝異我們居然要在6月去吉野山~~~!!!
非常好意的提醒我們,現在去 什。麼。都。沒。有。喔~!!!
是的,我就是要什麼都沒有,沒有美麗的櫻花、沒有擁擠的人群,什麼都沒有,才能讓我靜靜的;慢慢的欣賞吉野山阿~~!!!
不過身為義經與靜的「忠實粉絲」,上回在吉水神社沒看到「靜穿過的和服」(問了住持要4月才會特別展出),還有一直想去又沒去成的「女人結界」(傳說,靜御前當年就是無法跨越那條結界,才與義經分開),以上促成了吉野山再訪的行程。
這次的兩大目的:
❶ 靜の和服。
❷ 女人結界。
一定要達成~~!!!!!!!!!!
(好瘋狂,為了這2件事再衝一次吉野山)
既然靜の和服是4月特展,當然就要順道一睹吉野山迷人的櫻花嘍~!!!
位在關西奈良中部的吉野山(よしのやま),以櫻花為人所知,有著「一目千本」的賞櫻美譽,而賞櫻的地域可分成下千本(しもせんぼん)、中千本(なかせんぼん)、上千本(かみせんぼん)、奧千本(おくせんぼん),株株粉嫩櫻花相連的盛景,讓它在1924年被指定為國之名勝。
吉野山此處成立「吉野熊野國立公園」後,與高野山、熊野靈場、參詣道,以「紀伊山地的靈場和參拜道」申請成功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於1990年選定為日本櫻名所100選。
清晨5:30,天色還矇矓之時,我們便起床準備(天阿…..真的很早比上班早,出國玩比上班還勤勞)。
6:30準時出門搭車,此時街道上已經出現不少上班族(嗯…..日本的上班族都好早出門喔~!!也是上班族的我6:30還在睡覺哩!!)
(圖/吉野山官網。吉野山交通圖)
由於這次我們住在大阪,在交通上比從奈良出發要複雜的多,一路從天滿橋站→天王寺→大阪阿部野橋→搭近鐵特急→奈良吉野山。
整體來說,我真的覺得大阪的地鐵路線真的很複雜,比東京的還複雜阿))))))
終於安全抵達時,我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真的很怕坐錯車。
早上8點多,吉野山已經出現了早起的賞櫻遊客,不過愈接近中午,人就爆炸多,很可怕。
賞攖季節的吉野山非常貼心的安排了賞櫻公車,方便民眾搭乘,巴士有分大巴(長車程)、小巴(短車程)票價依距離計算。
(總之,身上備妥一把零錢就安全了。)
(官網/吉野山櫻路線圖)
從地圖上看來,櫻花都集中在中千本及上千本。
因此,這次賞櫻路線原訂計劃,先搭乘賞櫻巴士到吉水神社(逛中千本)→再搭巴士到上千本(逛上千本)→步行上奧千本→前往大峯山女人結界→回程用走的,省體力。
吉野賞櫻季為每年三月至四月左右,而賞櫻的區域由下而上分有下千本、中千本、上千本、奧千本四個區域。季節一到三萬株的白山櫻枝枒便會結出嬌嫩可人的櫻花,從山脊至山谷,滿山皆是一片淺粉櫻花海,既壯觀又迷人。
除了春天的櫻花,每年十一月時,吉野山的秋季賞楓也吸引不少人前來觀賞、拍攝,從原來群山粉櫻轉為片片飽滿的楓紅,景致有別、各有千秋。且春秋換季時,吉野山常有山嵐繚繞,美景空靈浪漫,煞是好看。
※吉野山的櫻花,花色偏淺,是因為山上的櫻花多為日本原生櫻花的關係。
※紅字部份為賞櫻最佳景點※
從下千本、中千本、上千本都有往返的巴士可以搭乘。
可是一上山後,在巴士站前看到滿滿的一排等待上車的民眾,目測至少要等2班車的時間才能輪到我們上山。 (⊙ˍ⊙)
當下立馬決定,還是靠自己走上山(等巴士的時間我都走到了),直接先前往吉水神社。
▍吉野空中纜車
※近鐵吉野線的終點站吉野車站 (奈良縣)下車。
上山最快的路徑是由吉野車站附近的的吉野空中纜車(千本口-吉野山:由吉野大峯纜車自動車營運)登山,如果由旁邊的登山小徑徒步登山到山上的吉野山站大約需要30分鐘。
下空中纜車後沒走多久就來到「黑門」。
▍黑門
金峯山四的總門,也是吉野大山的總門。
▍銅之鳥居
創立年代不詳,傳說是聖武天皇在東大寺大佛建立時的餘銅,在太平記中的文獻記述,正平3年(1348年),因兵荒馬亂導致燒毀之後又再重建。
銅製鳥居是現存最古老的鳥居,高8.2m、柱間隔7.4m、柱徑1.1m。
鳥居又是俗界(人間界)與淨域(天界)之間的結界。
金峯山有四大山門;發心門、修行門、等覺門、妙覺門而銅之鳥居也是金峯山四門中的第一門,與宮島的木之鳥居、天王寺的石之鳥居,並列為日本三大鳥居。
▍藤尾坂
當年靜御前與源義經為了躲避源賴朝的追補,逃難來到吉野山,曾在吉水神社住上幾天,後來被賴朝的探子發現,吉野山的僧兵僧兵們唯恐得罪源賴朝,招致大軍前來征討,於是決議上山捉拿源義經。
於是源義經等人決定轉移陣地,因靜御前當時身體不適,故而未隨同離開,當時源義經判斷源賴朝應該不至於會對婦女下手,遂派人護送靜御前下山,沒想到還是被隨護出賣,相傳這裡是靜御前當年被補之地。
(身為靜御前迷,這裡不管來幾次都要打卡拍照的阿….)
拍完藤尾坂後,跳過中途的景點,直奔吉水神社,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展出靜御前當年的和服,心中真是既期待又害怕。哈哈))
▍吉水神社(吉水院)
從是吉水院,翻譯成白話文是「這裡以前是吉水院」。
順著樓梯上去就是吉水神社了。
每年春季,吉野山整個山頭遍佈著櫻花與寺廟,賞櫻最為知名者,當屬擁有「一目千本」之名的吉水神社。
吉水神社原名為吉水院,興建於1300年前的白鳳年間(7世紀中葉),原屬於「金峯山寺」僧坊的「吉水神社」,本為修行者修練的場所,在明治維新時期的神佛分離政策下,而被獨自劃出為神社。
明治8年(1875)正式更名為吉水神社,主祭後醍醐天皇、楠木正成、吉水院宗信法印。
每隔兩百年,吉野山與吉水院就會躍居歷史舞台,見證時代的變遷(源義經、後醍醐天皇、豐臣秀吉),使得吉野山不僅是賞櫻名所,更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吉水神社已被列為世界遺產。
➢吉水神社。一目十年一目千本
令人期待的櫻花林,今日剛好有電視台的記者在這拍攝櫻花。
在吉水神社的外院有著欣賞吉野山櫻花的絕佳聖地,從高處俯看,滿坑滿谷的櫻花盡入眼底,非常壯觀,所謂數大便是美,指的就是這種讓人驚嘆的壯麗吧~!!
一目千本,意指一眼望過去,可以欣賞到千株萬株的櫻花樹,甚為壯觀。
越是遠方的山頭,櫻花越多越茂密,雖然與當初想像的”粉紅色的吉野山”有些不同,但依舊很美。
但也有可能我們在滿開之後才來,櫻花也落的差不多了。
吉水神社門前的木板上寫著一首「天莫空勾踐,時非無范蠡」的詩。
這首詩是兒島高德送給後醍醐天皇的詩。
據日本史籍《太平記》載,1331年日本後醍醐天皇倒幕事泄,流放隱岐島,武士兒島高德追隨前往,在天皇經常路過的櫻樹上刻下了這兩行字,後醍醐天皇見後微微一笑,臥薪嘗膽之志,君臣會心。
這首詩的意思是在說,老天爺並沒有拋棄天皇,天皇就像越王勾踐一樣,總有一天會遇到像范蠡一樣的忠心臣子來輔佐他的。
吉水神社,自古以來便有不少名人居住過,源義經、後醍醐天皇、豐臣秀吉等,因此神社內也保留了許多當年的文物。
在吉水神社的入口處還種了義經與靜的紀念之樹。
十二世紀末,源義經在源賴朝追殺下,攜同妻子靜御前與弁慶一同逃至吉野山避難,吉水院成為藏身之所,後終為鎌倉幕府所滅。
十四世紀中葉,消滅鎌倉幕府的醍醐天皇,遭受幕府勢力逼退,再度退居吉野山,建立南朝勢力,吉水院成為南朝行宮。
十六世紀末,豐太閣(豐臣秀吉)在吉野山舉辦賞櫻花見盛會,展現統一天下的權勢,一目千本典故由此而生。
☞延伸閱讀:南朝皇居
吉水神社-本殿。
➢弁慶力釘
當年源賴朝的追兵追到吉水院時,弁慶為了趕走追兵,而用大姆指將兩根釘子釘入岩石之中,追兵們看到這畫面,全都嚇跑了。
借此告訴追兵,我力氣很大,是贏不了我的。
據說豐臣秀吉來吉野山賞櫻時,也曾摸過這個弁慶力釘。
(我也來摸摸「弁慶力釘」,拜託弁慶也賜給我力大無窮的神力阿~~!!!) 哈哈……
石頭上,扎扎實實的粗釘子被釘入石中,弁慶你的力氣到底有多大阿???
➢吉水院庭園
以神仙思想為基石的鶴龜蓬萊庭。
當年豐臣秀吉在吉野山賞櫻時,將吉水神社作為本陣,並在此設計了這座庭院。
主要有龜島、鶴島、船石。
池塘代表海,深處的山代表仙人們居住的蓬萊島上的須彌山,感覺像當年徐福出海前往蓬萊仙島為秦始皇求長生不死藥的故事。
➢吉水神社書院
吉水神社相傳為白鳳年間(8世紀後期)由役行者小角創建之吉水院。
由於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的神佛分離命令,寺廟於1875年變成了道教的吉水神社。
在神社內可以看到超過一千棵櫻花樹(一目千本),這裡的書院是日本最古老的住宅建築,被登記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鐮倉幕府結束,進入了南北朝分裂的政權爭奪時代—南北朝(1336年~1392年)吉水神社因這裡曾是初代天皇醍醐天皇的行宮而被人所知。
醍醐天皇於1339年病逝,書院內是他的御座,最愛的石硯、茶道具和樂器。書院樓是現存日本最古老的住宅建築,被登記入世界遺產名錄。
書院樓是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初期書院風格建築。
庭院的設計是基於神仙思想(古代中國人相信有神仙隱居於山林):烏龜和鶴像征著長壽,還有隱士居住的蓬萊仙境。
神社供奉的是醍醐天皇、天皇的親信楠木正成,以及擁護天皇的僧人吉水院宗信法印。
➢源義經。潛居之間
鐮倉戰神-源義經因為功高振主,引來哥哥源賴朝的忌憚,在1185年源賴朝布下天羅地網,追補源義經,義經無奈便決定化整為零,帶著家眷及親信逃離京都,一開始他並非去投靠奧州,而是往吉野山的方向逃。
文治元年12月大雪,源義經一行人來到吉野山便躲在「吉水神社」,與靜御前、弁慶等人住了約5日,思考著下一步該怎麼走。
要離開此地必需橫越好幾座山(PS吉野山只是一座山名,當地連綿好幾座山脈),而當時的大峰山是禁止女人進入的,靜御前由於身懷六甲,體力不堪負荷,源義經念源賴朝不致對婦人孺子下毒手,決定讓靜御前下山躲藏。
臨別之時,源義經送給靜御前一面小鏡,謂:「願卿早晚梳洗之際睹物相思。」遂遣僕役數人護送下山。然而下山途中,僕役心生歹念,強奪財寶之後即各自散逃。進退無路的靜御前在此時為追兵所逮,送往鎌倉。
分離時,原以為還有再見的機會,只是當時倆人都沒想到「吉水神社」這一別,竟成了永別。
由於靜御前在山中被捕,吉野山的僧兵們知道源義經一行必藏於山中。僧兵們唯恐得罪源賴朝,招致大軍前來征討,於是決議上山捉拿源義經。
靜御前被補後,隨後送往鐮倉當人質,因為靜當時是知名的白拍子,在之後的鐮倉「鶴岡八幡宮」落成的慶典上跳舞。
她在詩歌中唱出了與義經在吉野山分離的思慕之情,惹來源賴朝的不滿,幸好當時的北条政子的勸說「你當年被囚禁時,我也是如此思慕你的」,才保住了靜御前的一條命。
當年靜御前在「鶴岡八幡宮-舞殿」上表演的那段歌舞,如今已成為鐮倉祭的經典。
➢靜御前の和服
只有春季特展才會出現的「靜の和服」,終於讓我看到了。 ‧★,:*:‧\( ̄▽ ̄)/‧:*‧°★*
這件衣服是當年靜御前在吉野山「勝手神社」前跳舞祈禱義經此次戰役能平安順利所穿的衣物。
(祈禱他能順利躲過源賴朝的追殺,平安抵達平泉)
經過了800多年,這件衣服雖然退色,但依然保存良好。
➢弁慶思案の間
潛居之間旁有個一坪大小的空間被稱為弁慶思案之間。
傳說當年弁慶在此思考著在今後苦難的生活中該如何存活下去。
➢南朝皇居
後醍醐天皇御座。
在日本歷史上,也有一段動亂的南北朝時代,在這個時代,日本同時出現了南、北兩個天皇,並有各自的傳承。
日本的南北朝是指1331年至1392年間,分裂為南、北兩個天皇與皇室的時代,之前為鎌倉時代,之後為室町時代。
在這段時間裡,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並立。
1331年,持明院統的光嚴天皇在鐮倉幕府支持下即位,流亡的後醍醐天皇堅持不退位,為廣義的南北朝時代開始。
1333年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滅鎌倉幕府後,進行首度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
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要求,且僅重用京都公家貴族,故引起軍人們的憤怒。
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其雖被賜予天皇名字中之尊字,但其有意建立幕府,採取架空皇室的武家政治。
1335年,足利尊氏發動延元之亂,強迫後醍醐天皇退位,並立持明院統之光明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建立室町幕府,是為北朝之始。
而後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後設法逃出,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復辟,退往大和(今奈良縣)的吉野山-吉水神社,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史書稱為「一天二帝南北京」。
☞延伸閱讀:日本南北朝
☞延伸閱讀:後醍醐天皇
➢義經の鎧
傳說中義經的鎧甲「色々威腹巻」。
在吉水神社裡保留了據說是源義經當年穿過的鎧甲,雖然時光匆匆經歷了800年,仍然可以見到鎧甲製作精細程度。
➢弁慶的七種武器
➢義經、靜與家臣們的物品
當年義經等人在吉水神社思考著未來的去路,最終決定留下身上的武器與財產,化為山伏翻越大峰山。也因此吉水神社才能保存這麼多義經與家臣們的物品。
由左到右分別是,弁慶の籠手、静御前の鎧(腹卷)、佐藤忠信の兜 (頭盔)、源義經當年留下來的馬鞍、鐙。
➢南本朝後醍醐天皇御物
御製色紙、三五中錄第二卷、竹文台硯箱、石硯、笙、羊皮太鼓、御茶台(大塔宮御所用)、陣羽織(大塔宮御所用)、金輪寺茶入、後醍醐天皇御宸筆、矢桶(楠木正成公所持)、楠氏系圖、毘沙門天像(楠木正成公所持)。
➢豐太閣の物
豐太閣愛用金屏風「櫻の図」(狩野永德筆)。
豐太閣愛用金屏風「竹の図」(狩野雪山筆)。
湯釜(秀吉公寄贈)。
豐臣秀吉在1594年統一日本後曾到此地賞櫻,當時捐贈了很多寶物給寺廟,如屏風、價值連城的花瓶、茶道具,最為值錢的是被金箔覆蓋的屏風,是一個不得不看的寶物。
▍戰國時代大名。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1537年3月26日-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
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後來因事奉其主織田信長,富有才幹而逐漸發跡,織田信長死後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
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紀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統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間通過太閤檢地、刀狩令等政策強化武士階層,穩固其統治基礎;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
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時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役行者(役小角)
役小角,是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的知名咒術師。
他17歲時在元興寺學習孔雀明王咒法,此後相繼在葛城山、大峰山修行,在金峰山成功感應藏王權現,奠定修驗道基礎。
現今在吉水神社仍保留他當時所使用的法器。
▍役行者(えんのおづの)
役行者又名役小角(634年-701年)是日本修驗道始祖,大和國葛城上郡茅原村(今奈良縣御所市茅原)人,是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的知名咒術師,世稱「役小角」,又稱「役行者」、「役優婆塞」、「神變大菩薩」(光格天皇敕諡)。平安時代,由於山嶽信仰的興盛,朝廷追贈「行者」尊稱給他,之後才通稱「役行者」。史料中只有在《續日本紀》提到他,最有名則是《日本現報善惡靈異記》。
所謂「修驗道」即為利用苦行鍛鍊自我的一種修行方式,在山林之間苦練修行,藉以獲得神證之力;以在山間修得證菩提,有山嶽佛教之稱。相傳役小角在山野之中艱苦修行,以松葉草蕨為食,修成「孔雀明王法」,並擁有飛行能力。
(秀吉花見の本陣)
吉水神社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賞花景點。在1594年,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帶領5000人在這裡舉行持續數日的盛大的賞花宴。
在此期間,正殿作為軍隊的總部;茶會、歌舞、音樂都在這裡舉辦。
此時正巧一陣微風吹來,庭院中落櫻紛飛,片片花瓣好似雪花,終於讓我見到傳說中的「櫻吹雪」了……
站在樹下,吹著微風,欣賞著櫻吹雪,好愜意,不難想像豐臣秀吉如此喜愛這裡的原因了。
➢昔日義經與靜告別之地
在吉水神社旁的松陰的花園矗立標誌著義經和靜告別的一座石碑。
一來吉野山是禁止女人進入的地方,二是當年靜御前已懷有身孕,體力無法負荷,故含淚在此與源義經告別,
臨別之時,源義經送給靜御前一面小鏡,謂:「願卿早晚梳洗之際睹物相思。」遂遣僕役數人護送下山。
分離時,原以為還有再見的機會,只是當時倆人都沒想到「吉水神社」這一別,竟成了永別。
分離後由於靜御前在山中被捕(吉野山-藤尾坂),吉野山的僧兵們知道源義經一行必藏於山中。
僧兵們唯恐得罪源賴朝,招致大軍前來征討,於是決議上山捉拿源義經。僧兵們擊鼓為號,開始糾集。弁慶聽到鼓聲有異,下山窺探,果見僧兵披甲帶刀,急忙回報。
源義經認為僧兵熟諳山勢,戰不可勝,便準備轉移陣地,逃往別處。
此時源義經四天王之一的佐藤忠信心知戰不能勝,逃亦難免,決定捨身殿後,保主脫險。
源義經知道佐藤忠信心意已決,想起了在屋島之戰為己犧牲的佐藤繼信,有感今日一別即為死別,無言悽然訣離。
佐藤忠信帶著幾個自奧州出征以來僅存的忠勇部將,伏擊追擊而來的僧兵。
佐藤忠信與僧兵大將橫川覺範展開死鬥,最後斬覺範,梟其首,僧兵見狀驚恐,鳴金自退,然而佐藤忠信的部將已盡皆陣亡。
佐藤忠信後來獨自潛回京都堀川御所,被北條時政守軍發現,激戰之後壯烈自刃身亡。
逃離吉野山後,源義經一行在奈良和京都的山野間四處躲藏。
源義經明白如此下去不是長久之計,亦無再起之日,於是決定投奔當年鼎力相助,猶如再生之父般的奧州鎮守府將軍藤原秀衡。
1187年2月,源義經帶著正室鄉御前及家臣們喬裝成勸募重建東大寺的苦行僧,踏上千里迢迢的旅程。
➢北闕門
吉水神社後方有一道北闕門,自古以來就是山伏們祈禱的場所。
當山伏要進入大峰山時,都會在此祈禱,能夠平安出山。
山伏們在吉水神社取得入山的許可書後,便會進行護摩(火供),祈求自己能夠免於熊、豬、蛇的侵襲平安下山。
傳說,當年的後醍醐天皇每天都會站在北闕門前,仰望著京都的天空,畫下「九字真法」。
北闕門也是後醍醐天皇平安回到京都的門。據說楠正行在出陣時,也都會在此劃下「九字結印」。
吉野不僅是「國軸」,它也像高野、熊野一樣,都是「重生、復甦」的靈地,能帶給人們希望與勇氣。
因此,北闕門就成了人們可以獲得力量與能量的聖地。
這裡也同時是「邪氣破除之地」。
日本所謂的「邪氣」指的是天災、人禍、疾病,而北闕門正是清除邪氣的場所。
九字真法,就是在嘴裡唸出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等九字,並將手當作刀,配合每一個字依序在空中劃出四縱五橫的結印。
(這讓我連想到鬼神童子的(前鬼一開始的咒師─役小角),所唸的咒語不就是「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嗎??)
役小角身為吉水院的創建人,在此地唸著他的咒語破除邪氣,不也非常合情合裡嗎~!!
☞ 延伸閱讀: 九字真法操作教學
※時間:9:00~17:00
※料金:¥400-
〒奈良県吉野郡吉野町吉野山579
☎ 0746-32-3024
▍勝手神社
在上千本繁華街道旁有座勝手神社,這裡是當年在吉野山逃亡時,靜御前為了祈求義經戰事順利跳舞的地方。
一旁的社殿已被燒毀,現今只留下「舞塚の碑」紀念。
舞畢,靜御前將衣服歸還吉水神社,保留至今,才能一睹她當年穿過的衣物阿。
由此可知,當年義經等人到吉野山時,應該與當地居民、金峯山寺的僧兵和平相處,相安無事,直到原到源賴朝發佈征討令,僧兵們唯恐得罪源賴朝,招致大軍前來征討,於是決議上山捉拿源義經。
勝手神社在平成13年9月27日,因用火不慎,被大火燒毀,內部的神明被移到吉水神社暫放,現今正殿前放著募款箱,寫著勝手神社再建寄附,不過我想再建之日遙遙無期。
古蹟就是這麼脆弱,難以保存,稍微的人為破壞或大自然的災害後就沒有了,現今只能透過牆上的照片一睹勝手神社當初的丰采。
※時間:自由參拜
※料金:無料
〒 奈良県吉野郡吉野町吉野山
▍櫻本坊
會來到櫻本坊,全是誤打誤撞,看著名字「櫻本坊」就覺得櫻花會很多,果不其然,這裡的櫻花真的很茂盛。
從吉水神社沿路往上走15分鐘就會看到 「櫻本坊」,它和吉野山的其他寺廟一樣也是修驗道崇拜的中心,它和天武天皇有一段因緣,是因他還是大海人皇子時,以退為進來到吉野山出家,佯裝對權力無野心,在停留吉野山時的某一天晚上,發夢見到滿山開滿櫻花,第二天醒來驚見山頭有棵櫻樹果然盛開著櫻花,後經解夢者說櫻花乃是日本的花王,並指出皇子將會繼承天皇之位,果然在第二年大海人皇子發動了 「壬申之亂」,後登上了天皇寶座,於是天武天皇就在當年開花的櫻樹旁修建了這座 「櫻本坊」。
由於當年是經 「役行者」 的高弟 「角乘」 解夢,所以角乘後來也就當上了櫻本坊的住持,現今每年11月份都會舉行各種紀念天武天皇的活動,而廟宇內週圍可見到 「役小角」 和他身邊兩隻小鬼的雕像,寺內還有一尊坐佛。 (文/Japan-guide.com)
※時間:自由參拜
※料金:¥400-
〒 吉野郡 吉野町吉野山1269
☎ 0746-32-5011
離開櫻本坊後,下個目的地是佐藤忠信花矢倉,沿途邊爬山邊欣賞櫻花,雖然腳很酸很累,但心境是輕鬆的。
一路上氣喘吁吁,雖然有美景相伴,但還是累(欠缺運動),好不容易終於走到了上千本。
(歡呼~~!!) ‧★,:*:‧\( ̄▽ ̄)/‧:*‧°★*
半路還看到有人擺攤賣烤香魚,魚烤的太香了,聞著肚子都餓了,雖然一條魚不便宜,但卻非常新鮮好吃喔~!!
沿路上山,山坡上種植許多不同品種的櫻花,有的白、有的粉、有的豔紅交錯其中,更添繽紛色彩。
☞ 延伸閱讀:櫻花品種知多少,認識日本櫻花的十個品種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