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堂 ➜ 本能寺 ➜ 南禪寺 ➜ 二條城 ➜ 神泉苑
▍南禪寺湯豆腐─順正豆腐
自日本江戶時期,豆腐便是京都名產,至今京都各地有許多美味豆腐料理的餐廳。
南禪寺廟口亦聚集著許多湯豆腐餐廳,使得南禪寺以湯豆腐聞名,甚至稱這裡的湯豆腐為「南禪寺豆腐」。
這裡眾多湯豆腐餐廳中,就屬擁有350年歷史的老店「奧丹」最有名氣。
據說南禪寺的湯豆腐之所以成名,完全是因為奧丹的湯豆腐出名。
不過,我們今天吃的不是「奧丹」的湯豆腐,而是另一間同為百年老店的「順正豆腐」。
順正是日本吃湯豆腐最好的三家老店之一。餐廳創業於1839年,環境清幽,獨特的豆腐料理手法吸引不少饕客前往。
「丹後屋。草庵」。
庭院延續南禪寺清雅的風格,偌大的庭院中,栽種各個季節的花草樹木,池中的錦鯉悠哉的游著,坐在這裡一邊吃著豆腐料理,一邊欣賞寧靜的日式庭院,非常愜意。
另一旁,位於南禪寺順正院內的「順正書院」作為使用傳統技法的上乘書院,被錄入國家的有形文化遺產。
相傳在江戶時代作為醫學學問而建立的此處,成為大名諸侯和文人墨客們聚集交流思想的處所。現在則被小心翼翼地作為京都宴席的客房使用。
豆腐在奈良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被使用在寺院的齋菜裡。後來才走出寺門成為百姓的食物。
根據當時的文件中記載,湯豆腐是旅人到南禪寺必吃的名產。
在順正,可品嚐到使用日本國產大豆製作而成的口味濃郁的豆腐和特製湯豆腐醬汁。
入口後除了豆腐自身的甜味外餘韻還有大豆自帶的淡淡苦味。
而豆腐皮最早則是平安時代天台宗的祖師最澄從中國帶回日本。
和豆腐一樣使用豆漿製作的豆腐皮給牛奶加熱會在表面形成薄膜,而給豆漿加熱形成的薄膜則是豆腐皮。
順正的豆腐皮是由混合了糖度較高的品種和高蛋白質的國產大豆自製豆漿製成,新鮮出爐的豆腐皮享有獨特口感且大豆味道濃郁。
(文/順正豆腐官網)
店內的裝潢很簡樸,有老京都的味道。
湯豆腐「花」
燉煮、田樂、進肴、小菜、飯、醃菜、湯豆腐。
順正豆腐的料理手法,延用的傳統料理手法,延續禪寺齋菜風格的清爽。
燉煮清爽、醬油豆腐超嫩,醬汁還帶有淡淡的柚香,最特別的是它附上的飲料是豆漿阿~~!!!
濃郁的豆香還帶有大豆本身的清甜,真的好好喝喔~~~!!!
這鍋就是重頭戲啦~!!!!
「湯豆腐」清淡的昆布高湯加上幾片柚子皮,白嫩嫩的豆腐在湯裡滾著,漸漸的鍋中開始飄出清新的柚子香混著豆香,讓人食慾大開。
先吃一塊原味的湯豆腐,一口咬下讓人驚豔,濃郁的豆香與柚子皮的清香在嘴裡散開,豆腐有著淡淡的甜味與豆子獨有的苦味,在嘴裡達到美妙的平衡。
一吃就知道是品質好的大豆製成,絕對不是基改豆。
再吃一塊「湯豆腐」蘸上特製湯豆腐醬汁,醬汁鹹香,豆腐清爽,又是一種美味的新組合。
能吃到這麼美味的豆腐,真是太幸福了。
豆腐丼飯的豆腐是採用嫩豆腐去配置,鹹香的碎絞肉配上青蔥及薑末,讓丼飯清爽可口。
配菜的烤豆腐是醬油烤豆腐及青豆味增烤豆腐,碳火烤過的豆腐更有豆子的焦香味,裹上鹹鹹的醬汁很下飯。
味增烤豆腐,這道也超好吃,豆子的焦香加上濃郁味增的鹹香,聞了讓人口水直流,味增口感綿密濃郁加上豆腐的軟嫩,搭在一起真是絕配,從沒想過原來味增+豆腐還能有這種料理手法阿……!!!!
(一直以為只有味增豆腐湯阿…)
柚香豆腐, 柚香清爽,豆腐綿密,也是道清爽料理。
這頓豆腐料理吃下來,非常滿足,也才知道原來簡單的豆腐料理也可以這麼的不簡單。
禪寺修行人的智慧,讓簡單美味的豆腐,千變萬化。
※時間:11:00~21:30 /不定休
〒606-8437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南禪寺草川町60
☎ 075-761-2231
▍交通:從地鐵烏丸線的「京都站」乘坐約5分鐘到達「烏丸御池站」,再換乘地鐵東西線約7分鐘在「蹴上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
▍琵琶湖疏水記念館
1890年(明治23年)竣工、介紹如何把琵琶湖水排向京都的一處設施,同時展示著全部的工程、傾斜面纜車、發電所模型等。另外,週邊的排水道兩旁則種滿了櫻花樹,也是京都的賞櫻聖地之一喔~!!
※時間:9:00~17:00 / 週一休
※料金:自由參觀
〒左京区南禅寺草川町17
☎ 075-752-2530
▍大政奉還。目睹德川幕府落幕的城邑-二条城
元離宮二条城(俗稱二条城)原為織田信長所建,後為豐臣秀吉所繼承,因戰亂而毀。
現存的二条城是1601年(日本慶長6年)徳川家康作為保衛京都御所(皇宮) 以及提供德川家族上洛時的住宿而重建,至今已有400年歷史。
1866年(日本慶應2年)第15代將軍徳川慶喜在二條城就任將軍職,但是在隔年的1867年徳川慶喜在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発表大政奉還,結束了持續300多年的徳川幕府。
二條城雖是徳川幕府在京都的據點,但也見證了德川家族興衰,日本由江戶幕府跨入維新持代的歷史轉類點。
二条城保存了日本桃山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繪畫雕刻和建築特色,其中二之丸不但充分顯示了建築之美,其內部裝飾也精美絕倫。
城內還種有許多巨大的銀杏樹,每到秋天時,城內就飄滿金黃色銀杏葉,如雪片般飛落,讓各地的遊客流連忘返。
世界文化遺產。二条城的本丸是重要文化遺產,二之丸御殿是國寶,城内是史跡,二之丸庭園被指定為特別名勝。
二之丸庭園與清流園等庭園在世界上受到很高的評價。
徳川家康重建當初的二条城只有二之丸的部分,規模不大,城牆也很低,城河也很窄。
加藤嘉明等人建議擴大城河,傳說徳川家康說道,因為窄,才沒有辦法使長刀、不易駕船,而且可以提高火槍的正中率。
二条城建好後,德川家康初次進入,8年後的1611年(日本慶長16年)德川家康在二条城內會見了豐臣氏最後的一位當主—豐臣秀賴。
日本寬永元年第3代將軍德川家光為了迎接後水尾天皇,在原有的二条城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張,同時著手進行了對殿舍的裝修,便是今日呈現的全城風貌。
這次的大修築除了裝修原有的二之丸外,更在原有的基礎上加築了本丸和天守閣。
1626年(日本寬永3年),天守、本丸和二之丸的建築正式完成。
二条城不但建起了東西約500公尺、南北約400公尺的高大圍牆,並挖有壕溝。
徳川家康建設二条城真正的用意是要向皇室朝廷顯示幕府的權力。
但是徳川家康自統一全國之後,也沒有必要對天皇拋湄獻眼,所以自從第3代將軍徳川家光到京都以來一直到第14代將軍德川家茂為止沒有一位將軍來到京都,而二条城也無人整理。也因此,1750年(日本寛延3年)時由伏見城移到二条城的天守閣因打雷火焼,也沒有被重建。
1867年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歸還給天皇之後二条城便隸屬於皇室朝廷所有。
1871年(日本明治4年)改用為京都府廳。
隨後1884年二条城改名為二条離宮,1939年天皇下賜京都市政府,並於隔年更名為「元離宮二条城」,正式對外開放。
1893年(日本明治26年)執行本丸御殿的移築等大改修。 (文/日本見聞錄)
(圖/官網。二条城案內圖)
➢唐門
一入內,抬頭便可看到一座華麗的大門-唐門。
唐門是二之丸御殿的正門。門的形狀代表級別,唐門也是最高級別。
屋頂的前後有唐破風(類似唐代抱廈結構)。屋頂未用銅和瓦,而是採用了檜柏樹皮。
門上有4跟柱子,鮮艷地雕刻著代表長壽的鶴和松竹梅。雕刻獅子據說是為了守護御殿。
在2013年經過修復重現了當時的輝煌身姿。
➢二之丸御殿
二之丸御殿由東南向西北呈雁形狀修建了6棟建築物。
內部有33間房間,用了800多張榻榻米,裝飾著松、鷹、虎、豹等代表德川家康威嚴的壁畫,以及描繪櫻花等代表四季之花的狩野派繪畫作品。(複製品)
由於內部都是國寶級的重要文化財,故完全不能拍照。
(其實也相當昏暗,拍了也沒用!!!)
被指定為國寶的二之丸御殿內部大部分都可以參觀。
二之丸御殿的「大廣間」有四個房間。其中一之間與二之間是正式會見將軍的地方。
大廣間也是第15代将軍徳川慶喜昭集重要幹部發表大政奉還的房間。現在這裡擺設人偶,重現當時的情景。
二之丸御殿裡有3千以上的壁畫,其中954畫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
圖畫有國寶松、老鹰、鳥等,全是由當時的幕府畫師狩野探幽為首的狩野派所畫。
天花板上也有花等雕刻,富麗堂皇。
行走在二之丸御殿內部時,地板會傳來一陣陣的「唧唧」聲。
這個稱為「鶯聲地板」的地板用於防範刺客,在地板下方以釘子與鐵片組成特殊結構,只要有人踏上地板就會發出聲音。
真是頗具巧思的設計呢!!! (既節省了夜間巡邏的人力,又達到防預敵人的目地)
➢二之丸庭園
作為池泉回游式庭園的二之丸庭園,被認為是表示了神泉蓬萊之世界的庭園,所以又被稱為八陣之庭。
庭園由複雜形狀的池,大小石頭所組成,擁有獨特的風格。
在池塘中央設置有蓬萊島,左右配以龜鶴島,是一座書院風格的庭園。
為了迎接1626年後水尾天皇行幸,在作事奉行(江戶時代的官職,主管土木建設)小堀遠州主持下進行改建。
經過巧妙設計,能夠從二之丸御殿的大廣間、黑書院、行幸御殿三個方向觀賞到本丸御殿。
雖然,二条城的導覽手冊上說,有蓬萊島、有龜鶴島,但是我怎麼都欣賞不出那裡有龜鶴感覺…..
就當它是亂石之美吧~!!!!
庭院櫻花盛開,超美的。
➢本丸御殿/本丸庭園
本丸御殿建於1847年(日本弘化4年),起先作為京都御所的桂宮御殿,現在的本丸御殿是1893年從京都御所東北部的桂宮御殿移建到二条城的內護城河處的。是現存為數不多的日本宮家住宅遺構,並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除了春季與秋季的公開期間以外内部不公開參觀。
總之,我們去的時候是不公開時間,只能跳過它。(殘念….)
本丸當初營造的庭園,於1788年(日本天明8年)的大火災中燒毀而成為空地。
現在的本丸庭園是1895年5月23日,明治天皇行幸本丸時命令在既存的枯山水庭園之上進行改造。
由於明治中期時日本的庭園大多受西式庭園影響,所以本丸庭園也或多或少的加入了當時的風格。
庭園東南角有月見台(假山),整個庭園舖有草坪。
園中道路呈曲線形,本丸庭園的石階兩旁種植了大量的樹木,同時還在各處都安置燈籠和庭石等裝飾。
➢天守閣遺跡
在本丸的西南隅,有從伏見城搬遷過來的五重六層的天守閣,在1750年因雷擊而燒毀,之後,沒有重建,現在僅殘留著石牆,從這裡可以眺望到本丸御殿與本丸庭園、京都的街市景色。
登高遠眺西橋。
梅林。
天守閣遺跡前的梅林,仍有不少櫻花綻放,登高望遠,萬綠叢中一點”粉”。
悠悠的護城河,一直默默的守護著二条城百年來的安危。
▍大政奉還
1867年,江戶幕府的統治結束,並在二条城宣佈將政權疑交給天皇。
18世紀末,外國使節團要求將軍結束約200年的閉關鎖國,與外國進行通商。此事件引起了社會混亂。
日本南方的武士試圖通過武力結束江戶幕府,將政權交還天皇。
迫於這種情勢,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於1867年10月13日在二条城召集了40個藩的重臣徵求意見。
結果在第二天宣佈將政權歸還給天皇,並於1867年10月15日得到天皇同意。
雖然中間出現了一些小戰爭,但在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下,於1868年春將江戶城移交給了朝廷,江戶幕府時代宣告結束,日本開始步入近代社會。由於政權回歸天皇,開啟明治時代,因此被稱為明治維新。
▍將軍是何人?
朝廷統治始於公元4世紀,到了694年開始正式在奈良建都,此後歷代天皇以不同的形式維繫著統治。
天皇雖然保持著國家元首的地位,但實權卻掌握在武士手中。
武士的首領被授予征夷大將軍的頭銜,後來簡稱將軍。將軍這一職位起源於8世紀,職權相當於最高司令官及大元帥。
原本是為了鎮壓日本東北地區暴動而任命的將軍,卻在1192年以後成了日本政治的實際掌權者。
日本歷史上存在過3個幕府。
首先是1185年~1333年的鎌倉幕府,然後是1336年~1573年以京都為據點的室町幕府,以及其後1603年~1867年的江戶幕府。
二条城是江戶幕府在首都京都的權力象徵。
(文章參考/維基百科、二条城官網)
➢加茂七石
「加茂七石」是二条城中著名的枯山水造景,日本四大名石的加茂川石,由左到右分別為,畚下石→紫貴船石→紅加茂石→系掛石→畑石→鞍馬石→八瀨真黑石。
雖然看不懂寓意,但在建造時必定也富含了某種禪意。
我們從西門離開二条城,沿途的林院栽種著許多櫻花樹,每棵皆不相同,櫻花的優雅與美麗持續綻放,希望明天要前往的「吉野山。一目千本」,能讓我看到盛開的櫻花海。
※時間:8:45~17:00
※料金:¥600-
〒 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二条通堀川西入二條城町541
☎ 075-841-0096
▍交通:JR「京都」站轉搭市公車9、50或101號,在「二条城前」站下車即可抵達。
京都市營地鐵東西線「二条城前」站下車即可抵達。
▍天皇曾遊幸的禁苑遺跡─神泉苑
位於二条城後方,走路不到10分鐘的路程,這裡是平安時代天皇及貴族遊船或打獵樂趣的禁院遺址(史蹟)。
至今仍殘留著包含放生池的一小部份,讓人遙想古早以前的種種,過了朱漆的太鼓橋便來到中島,上頭供奉著龍神及歲德神。
(圖/官網。神泉苑境內圖)
➢善女龍王社
善女龍王社,除了求雨外也保佑戀愛圓滿。
➢法成橋
法成橋。
傳說如果走過塗上朱漆的法成橋時,誠心許願,願望就能實現。
▍靜御前初登歷史舞台
古時候,神泉苑便常用來做為祈雨儀式的場地,會在這裡舉辦祈雨,跟神泉苑的位置有關。
傳聞日本早年曾經發生過大旱災,天皇請來了─東寺的弘法大師「空海」來神泉苑祈雨;空海作法請來了印度的善女龍王,果然天降甘霖,解決了旱災。
平安京立城時,據說故意選在「四神相應」之地興建四神便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而神泉苑的位置剛好是善女龍王居住的地方。
「神泉苑」也有另一種傳說。
這裡是源義經愛妾─靜御前初次登場的地方。
早年的日本,若是遇到大旱災,天皇便會在神泉苑祈雨,由精選的百名白拍子獻上歌舞。
傳說中,前九十九名白拍子表演時,天空都沒有降雨的徵兆,直到「靜」登場;終於感動天上的雨神,降下甘霖解了當時的大旱,「靜」因此而聲名大噪,更被讚譽為「京都第一的白拍子」。
神泉苑已經是二訪了,2014年京都行,為了追義經與靜的歷史而造訪這座林苑,沒想到3年後的神泉苑一點都沒變。
坐在櫻花樹下,想著800年前這二人的愛情故事,不知是否更添浪漫??
➢龍王船
在神泉苑裡還有一間料庭 ─ 平八。
因為在平安時代的時候,皇室貴族會來神泉苑搭船游池。
於是平八便複製這種貴族們遊池的方式,為客人提供龍王船上用餐的服務。
也算是用餐時的一種雅緻。
※時間:9:00-20:00
※料金:無料
〒 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御池通神泉苑町東入ル門前町166
☎ 075-821-1466
▍交通:二條城旁,步行約7分鐘
▍後記
今晚就要離開京都前往大阪,先奔回民宿拿行李,再衝到京都駅搭乘京阪本線到大阪天滿橋(今日下榻的飯店),從京都到大阪車程約1小時,抵達大阪的飯店時已經晚上8點,在疲累又不知道要吃啥的情況下,到飯店樓下附設的居酒屋用餐。
可是。。。我壓根忘了日本的居酒屋是可以抽煙的,在一群癮君子煙霧繚繞下等待用餐,原先想,有煙味就算了,反正吃飯很快,沒想到事與願違,上餐的速度太慢了,我們等了約30分鐘餐還沒來~!!! (已經要抓狂了。)
心中正想著,如果再10分鐘餐再不來,我就要走人了(已下定決心),ㄟ~~~!!此時服務生走來,說還要再等10分鐘。
這………..好吧~!!
繼續等,上菜後,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嗑完這一餐(狼吞虎嚥10分鐘吃光),立馬結帳走人。
今晚吸了好多毒氣…..(哭哭),以後決對不能在居酒屋用餐啦~!!!! (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