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克索【帝王谷曼儂巨像路克索神殿卡納克神殿】v (335KM4hr)虎加達Hurghada

 

今天是整趟埃及行最硬的一天,今天要衝最多景點,也是歷史資訊量最大的一天。

在埃及的每一天,都是在上歷史課,不過我很喜歡這樣的戶外歷史課。   

 

 

路克索 (Luxor)

 

路克索map.jpg

(圖取自google)

 

路克索亦作樂蜀,古稱底比斯,上埃及路克索省的首府,為埃及的古都、歷史名城及著名旅遊景點。沿尼羅河南下,是遊客必遊之地。

 

路克索始建於公元前14世紀,古蹟包括帝王谷、路克索神廟及孟農巨像等。其中,路克索神廟有逾三千年的歷史,遺留巨型石像、浮雕及壁畫等。享有「全球最佳的露天博物館」的美譽。

 

路克索是埃及的古城,18王朝到20王朝之間,古埃及首都從曼菲斯遷移底比斯東岸(Thebes),也就是現在的路克索,法老王的陵墓也不再選擇金字塔,反而以路克索西岸的達爾巴赫里(Deir al-Bahri)山谷為長眠地。

 

(這是將陵墓從地上轉為地下化的重要時期)

 

2000多年前,在這裡成為新王國的首都以前,埃及飽受異族統治之苦,於是上任的圖特摩斯三世(Tuthmosis lll)開始加強戰備,並主動出征宣揚國威。他的輝煌戰績讓埃及勢力擴及敘利亞、努比亞和利比亞,並獲得黃金、白銀、象牙、香料等貢品,這些財富化成了一座座華麗的神殿和陵墓,締造出一座空前的繁華之都。

 

底比斯的地理位置相當優異,都城跨越尼羅河東西兩岸,沿岸盡是寬廣的平原,古埃及人依據大自然日昇日落的定律,衍生出死亡與復活循環不息的信仰,繼而行成日出的東方代表重生、繁衍,日落的西方代表死亡、衰退的觀念。

 

古埃及人相信,東岸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所以是「生者」居住的地點。

所以,路克索東岸充滿了生氣蓬勃,聚集了食衣住行所需。

而路克索西岸,是太陽西下之地,故被視為「亡者之地」,這裡有大量埃及法老、皇后及皇室貴族的陵墓。

 

古埃及人,除了守墓的侍衛,基本上沒有人會在西岸過夜,大家都是在日落前離開西岸,迷信的古埃及人認為日落後留在西岸會遭遇不幸,時至今日,保守派的埃及人也是這麼認為。

 

因此,膜拜阿蒙神(Amun)的神殿遍及東岸,而富麗堂皇的皇家陵墓則建於西岸。

 

 

 

▍古城底比斯及其墓地遺跡

 

底比斯1.jpg

(/維基百科)

 

1979年入選為聯合國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底比斯-太陽神阿蒙之城,是古埃及中新王國之都城。

雄偉壯麗的神廟遺跡綿延於路克索及卡納克一聳立的柱廊、巨大的石雕及高大的門牆散立其間,置身其中,即能感受到一股神祕莊嚴氣氛。鄰近的帝王谷陵墓遺跡群,則是一處埋葬著新王國歷代法老的「永恆之地」,然而大多數的陵墓均遭盜墓者入侵,僅殘留幾處的彩繪墓廊。

 

所幸,於20年代初期所發掘的圖坦卡門陵墓未曾遭受盜墓者染指,才得以讓我們見識到許多如黃金面具般的珍貴古埃及藝品。而底比斯及其墓地遺跡亦見證了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時期。

 

它的建築遺跡包括許多輝煌的廟宇和帝王谷附近的法老陵墓。

 

在新王國時期,底比斯再次作為埃及首都和的宗教中心。

與此同時,法老亦在西底比斯建設了一系列華麗的陵墓,當中最為著名的是拉美西斯二世墓和圖坦卡蒙墓

 

路克索map2.jpg

(圖取自MOOK埃及旅遊書)

 

 

 

 尼羅河西岸 (Luxor West Bank) 

 

尼羅河西岸是太陽西下之處,被古埃及人視為「亡者之地」,這裡有大量埃及法老、皇后及皇室貴族的陵墓。

 

西岸知名的陵墓哈塞普蘇女王靈殿、傳說中神秘的克納村、阿蒙霍特普三世陵殿遺蹟的曼儂神像、「萬王之王」拉美西斯二世為自己興建的拉美西斯二世靈殿,新王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拉美西斯三世靈殿,目前考古學家仍不斷發掘中。

 

對一般古埃及人民而言,尼羅河西岸是處神秘之地,帝王谷只是一片傳說之地,因此平時只有駐兵可以進出此地。

 

法老王深藏於山谷間的秘密墳墓,一直無人發現,直到1827年英國考古學家發現這片山谷,才在曝露在世人眼中。

 

特別是1922年,發現了從未被偷盜的圖坦卡門之墓,出土法老王木乃伊和多件珍貴的陪藏品震驚全球。

至今,圖坦卡門仍是埃及最吸精的國家寶藏。

 

西岸參觀帝王谷、曼儂巨像。

 

 

 

 尼羅河東岸 (Luxor East Bank) 

 

古埃及人相信,東岸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所以是「生者」居住的地點。

相對於西岸荒涼的景色,路克索東岸就顯的生氣蓬勃,路克索的居民全都住在東岸,這裡吃喝玩樂,一切生活所必需,一應俱全。

 

東岸參觀路克索神殿、卡納克神殿。

 

這兩座神殿,其宏偉的建築群不僅規模龐大,且成就空前絕後,無論停留多久,總讓人覺得走馬看花。

 

3000多年前,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lll)建造了這座供奉「底比斯三神」:阿蒙 (Amun)、姆特(Mut)、孔蘇(Khonsu)的神殿而它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舉辦當地一年一度的歐佩拉迎神慶典。

 

 

 

歐佩拉迎神慶典( Feast of Opet)

 

歐佩特慶典1.jpg

(圖取自MOOK埃及旅遊書)

 

歐佩拉慶典( Feast of Opet),當每年尼羅河水氾濫時,底比斯(現今路克索)都會舉行迎神慶典,迎接底比斯三神。

 

埃及人把這3位神祇從卡納克神殿延著尼羅河迎到路克索神殿。這個慶點在18王朝時,持續了11天,到了22王朝拉美西絲三世時,他把這個慶典延長到27天,慶典中會發放麵包、啤酒,節目最後的高潮是由法老王與其生命的象徵「卡」結合, 透過群眾的歡呼法老王變成了神,藉此象徵法老王的神性,鞏固政治地位。

歐佩拉慶典舉行的時間是氾濫季的第2個月。

 

 

 

底比斯三神

 

底比斯三神-1.png

 

 阿蒙 (Amun)     

Amun.jpg

(圖取自維基百科)

 

象徵: 兩根平行羽飾、長著公羊頭的斯芬克斯

阿蒙是一位埃及主神的希臘化名字,埃及文轉寫為ἰmn,意為「隱藏者」(也拼作「Amon)

他是八元神(Ogdoad)之一,配偶是姆特。

 

起初,他僅是底比斯的地方神祇。那時底比斯只是尼羅河東岸一個不起眼的小鎮,位於今日卡爾奈克神廟周邊區域。第十一王朝起源於赫門泰特州(或者可能就在底比斯本地)的一個家族,他們將神廟用雕像裝飾起來。阿蒙的名字便進入了王朝創建者的歷史中。

 

阿蒙被描繪為人形,頭戴一個頭箍,由頭箍上筆直伸出兩根平行羽飾。這可能象徵著鷹的尾羽。阿蒙有兩種常見的形象:一種是坐在王座中,另一種是站著,手持一根鞭子,很像科普托斯和齊米斯的神祇敏。

 

後者可能是他的原始形象:生育之神

國王在他面前隆重地耕耘將要播種的土地或收割成熟的穀物。

 

太陽神拉的名字有時會與阿蒙的名字結合起來,特別是在他作為「眾神之王」的時候。

 

在埃及,天堂的統治權屬於太陽神,而阿蒙就是最高神,因此從邏輯上說,阿蒙就是拉。

阿蒙被稱作「王座與兩陸之王」,或者更驕傲地稱作「眾神之王」。

 

 

 姆特(Mut) 

 

姆特-1.jpg

(圖取自維基百科)

 

姆特(Mut)是埃及神話中的女神,阿蒙神的妻子,與阿蒙神生有兒子孔斯,此三神即底比斯三柱神。其埃及象形文字意指「禿鷹」,同時也指「母親」。 姆特最初只是底比斯的一個地方神祇,後來才和阿蒙神聯繫起來,成為阿蒙神的妻子。

 

姆特的父親阿蒙拉神,是阿蒙神與太陽神拉的結合,亦即太陽神阿蒙。進入埃及新王國時期後,阿蒙成為了埃及主神,即「埃及之主」,作為其妻子的姆特自然也就獲得了「埃及女主人」的稱號。同時,作為太陽神,阿蒙也是「天空之主」,故姆特也就成為了「天空的女主人」。

 

 

 孔蘇(Khonsu) 

 

孔蘇-1.png

(圖取自維基百科)

 

孔蘇(英語:Khonsu是埃及神話中的第一代月神。他有漫遊者、擁抱者、尋路者與保護者的稱號,是光與夜晚之神,人們命運的創造者。

 

他保護人們不受野生動物侵襲,增強男子的生殖力並協助治癒。在底比斯等地區,他被認為是阿蒙和姆特的兒子。

 

孔蘇通常都以木乃伊的形象出現,以小孩子的造型出現時,表示新月,以成年男子的形象出現時,則表示滿月。有時候,他的頭部被描繪成與荷魯斯相似的隼頭,戴著與拉頭上日輪相似的月輪。

 

身為月神的孔蘇,常被祈求在夜間提供庇護,免受野獸攻擊,他也具有治癒能力;不過智慧之神Thoth(托特)頭上有時候也會出現月盤圖示,所以考古學家們常會將兩位都視為古埃及的月神。

 

 

 

 

  孔蘇的神話故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94%E6%96%AF 

(by 維基百科)

 

 

 

(本文參考MOOK埃及旅遊書、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埃及旅遊 路克索 Luxor
    全站熱搜

    clairetseng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