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

豔陽高照的南台灣;好似佛光普照。  熱熱熱....



興建緣起於一九九八年星雲大師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ga Dorje Rinpoche),感念佛光山寺長期為促進世界佛教漢藏文化交流,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並舉辦世界佛教顯密會議,乃至創立國際佛光會等,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台灣建館供奉,讓正法永存,舍利重光。



爆多的人潮))))) 

 

一進門就剛好看到各式神像的花燈,應該是為元宵節做準備,看來元宵節當天這裡會很美。

 

正常版vs樂高積木版 (很有趣 )

菩提廣場前方兩側設八座寶塔,代表八正道,名稱分別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

「一教」是人間佛教,人間需要之教、善美之教、佛陀之教;
「二眾」是指出家眾與在家眾所共有;
「三好」就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四給」包括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要「給」才會有「得」;
「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最基本是家庭和順,因為「家和萬事興」;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七誡」代表誡煙毒、誡色情、誡暴力、誡賭博、誡偷盜、誡酗酒、誡惡口;
「八道」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持的八個方法。

 

遠眺釋迦牟尼佛。                                                       不遠處,傳來陣陣鐘聲,[幸福鐘]供民眾敲鐘祈福。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



上頭刻有108位好漢。


[佛教地宮還原館]

佛陀紀念館除了供奉佛陀舍利,同時,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用來收藏各種文物,「佛教地宮還原」展區,模擬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特別複製整套地宮文物,還原現場,並展出地宮文物珍寶。



地宮入口。

  

(右圖為八重寶函)

  

各式舍利棺與舍利函。

 

 

 

佛牙再生舍利。

  

各式佛塔。


[佛教節慶館]

每一個宗教為紀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對象,都訂有特殊的節日。佛教尤以三寶節,即農曆四月初八「佛寶節」、七月十五「僧寶節」、十二月初八「法寶節」為最重要。此外,一年四季裡,中國還有許多佛菩薩的節慶,寺院、民間也會舉行各種慶典、法會及相關活動等,反應佛教與民間固有文化、習俗、思想相融發展的信仰特色。

 


元月彌勒佛聖誕:「百子戲彌勒」,呈現小沙彌、童男、童女於彌勒佛上或嬉鬧、或修行,意寓人人都可歡喜自在與彌勒佛親近。
這尊彌勒佛嘴會動、會說話阿)))))  呵呵呵..............

四月佛誕節:呈現各地慶祝佛誕節的盛況,讓參觀者體驗浴佛。
這尊悉達多也是會說話的。


[佛陀的一生]

以「序展」、「4D劇院」揭開序幕。緊接著是佛陀一生的事蹟--出生、成長、出家、苦行、降魔、成道、說法、涅槃。最後以「佛法的弘傳」與「佛陀的教義」為結束。

不論是那一個階段的成長,都運用了科技來呈現,特別是在說法的那一展區,光影變化,讓人驚嘆!!


[佛光山宗史館]

宗史館以星雲大師為主軸,從出生、出家、渡海來台、咱們的佛教來了、開創佛光山、創立國際佛光會等。
展覽主要以佛光山發生的人、事、物為串連的重點,如,以沙畫描繪四段大師兒時故事、大師於宜蘭帶著青年下鄉弘法所騎的腳踏車、還原雷音寺當年弘法盛況等等。

 

1956年慈愛幼稚園教室情境還原

 

逼真的蠟像。


整體而言,佛陀紀念館是一個很用心經營、寓教於樂的佛門聖地。

                    

                                                                                                        (文字部份轉自佛陀紀念館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airetseng26 的頭像
    clairetseng26

    claire的部落格

    clairetseng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