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越寺金雞山熊野三社弁慶之墓舊跡中尊寺達谷窟毘沙門堂雲際寺高館義經堂

 

2014年秋天我們造訪了平泉,當時便對這個乾淨又美麗的地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毛越寺的楓紅、中尊寺的金堂還有歷史的遺跡等等,都促成了我們再次造訪它的理由。

 

放大鏡7.jpg   2014年旅遊文Day 5 - 鐮倉戰神  義經的最後之地。岩手縣。平泉   

 

而這次我想細細的探索這塊「奧州的和平之鄉」。

 

 

自平安時代末期,奧州藤原家族的第一代清衡在平泉之地建立大本營以來,一家族共四代子孫在長達100年期間把此地作為淨土之城發展壯大。

因此地正處北上川水運之路的要塞地,富有肥沃的土地等地理條件,加上8世紀以來的採金業的發展,等因素得以發展和繁榮。

據推測奧州藤原家族時代的平泉總人口達到了1015萬的規模,,是當時僅次於京都的大都市。

岩手縣西南部的平泉町是一個座落在北上川西岸的平泉丘陵上的小城。

11世紀至12世紀的100年間,曾經作爲東北地區的中心地得到了繁榮發展。

當時統治這個地區的藤原氏享盡榮華富貴,現在留下的與藤原氏有關的國寶古迹就有3000多件。

 

藤原氏連續三代築起的燦爛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

 

交通▍JR東北本線   一之関à平泉 200-

 

DSC00233.JPG  DSC00231.JPG

 

行車時間約8分鐘。

 

DSC00248.JPG

 

~~~平泉,好久不見!!!!!    

出發前一直很擔心今天的天氣,上次來平泉時是騎腳踏車旅行,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中騎車是一種享受,現在已近入冬季不曉得腳踏車是否還有在出租? (有些景點冬季是不提供租車服務的)

一到平泉,天氣時晴時陰,而且風很大非常冷,看來今天租腳踏車是無望了,改搭公車吧。

 

平泉路線圖.jpg

 

平泉觀光交通圖。

 

DSC00242.JPG

 

在平泉車站外有許多交通資訊,蠻方便的。

這個是從平泉車站出發,搭乘計程車到各個景點的時間及費用表。

不過車資不便宜就是了。

 

DSC00243.JPG

 

這是平泉町巡回バス會經過的景點及所需的時間表。

 

DSC00244.JPG

 

平泉町巡回バス路線圖及時刻表。

我研究了一下,平均每30分鐘會有一班車,每個景點預留90分鐘,剛好可以接上下一班車,真是太棒了。

 

DSC00253.JPG

 

平泉町巡回バス,搭乘一次¥150- (小孩80- ),巴士一日券 400-不限搭乘次數。

 

DSC00487.JPG

 

搭乘處在平泉觀光案內所對面,有「平泉町巡回バス」站牌。

 

資訊1.jpg   平泉町巡回バスるんるん」官網

 

 

 

超優的平泉觀光案內所

 

DSC03359.JPG

 

(拿了一張2014年的照片來用)

 

在等公車來的無聊時間,我們去觀光案內所詢問了一些冷門景點,沒想到有中文服務耶~~~~!!!

而且大姐人超級好的,不但幫我們找地圖,因為想去的地點太遠了,大姐還幫我們打電話問計程車車行可不可以載客及車資多少錢,還問了附近的租車公司有沒有車可以租,真的很熱情又好心。

中間就亂閒聊哈啦…….大姐從5年前就在這裡服務了。(?怎麼我上次來沒注意到有中文服務勒?)

 

我們還聊到了平泉的歷史及遺跡修復工程,這次還特別想去柳之御所遺跡、無亮光院跡、觀自在王院跡看看,2年前來時2處遺跡都還在整修,也公告了復原圖,我想說事隔2年應該已經竣工了,我想一見當年藤原氏在奧州平泉的盛況。

 

無奈大姐告知2處的遺跡尚未完工,因為遺跡的修復工程需要大量的金錢,政府的補助不夠只能靠民間募捐,而且就算復原當年的盛況,是否能帶來同等質的經濟效益還是個問題,所以工程目前是處在停擺的狀態。

 

我們心想也是啦~~~政府本來就不可能投入大量的金錢在遺跡上阿)))

另外大姐也推薦了平泉其他不錯的歷史景點讓我們參考。

真的是非常NICE的人。  

 

告別了大姐後,我們搭上公車前往毛越寺。

 

 

 

DSC00326.JPG

 

觀光巴士會停靠在毛越寺的停車場,步行到毛越寺山門約1~2分鐘。

 


 

▍毛越寺

 

毛越寺伽藍之圖.jpg

 

毛越寺伽藍之圖。 (/毛越寺官網)

       

毛越寺是一座慈覺大師於850年興建的寺廟,是屬天台宗的一個寺廟。

12世紀奧州藤原家族第二代基衡和第三代秀衡修建了眾多的伽藍,建造規模達到了堂塔40處和僧房500處。

 

據說當時的規模和豪華程度都遠遠超過了中尊寺。

 

後來由於幾次的火災燒毀了所有的建築物現在以大泉池為中心的淨土庭院和平安時代的伽藍遺跡保存得幾乎完好無缺。

 

毛越寺境內圖.jpg

 

毛越寺現今境內地圖。   (/毛越寺官網)

 

現在的本堂是按著平安建築方式於1989年修建的。主佛是平安時代所建的藥師如來像。

淨土庭院以大泉池為中心,在池東北側設有牽水溝(為了向池中引水而建的庭院內彎曲水路)

每年5月在此牽水溝上舉行曲水之宴,打扮成平安貴族的和歌詩人們在牽水溝中漂浮酒盅,對流水詠歌。

以此來重現平安時代貴族生活的優雅情趣兒。

 

毛越寺被指定為國家「特別歷史古蹟」和「特別名勝」的雙重稱號,至今仍以平安淨土庭院的豪華之美受到高度的讚賞。

 

DSC00256.JPG

 

DSC03391.JPG

 

2014年相比,脆綠的松樹依舊,而楓紅不再,毛越寺相形之下也失色不少。

 

 

 

▍毛越寺本堂

 

DSC00262.JPG

 

本堂,依舊維持平安時期的建築樣式,供奉藥師如來,兩旁則供奉日光菩薩及月光菩薩。

 

 

 

▍南大門遺跡

 

DSC00264.JPG

 

此時的毛越寺已經在下雨了,真是煞風景。

 

相當於《吾妻鏡》中出現的「兩層惣門(總門)」,為桁向(橫向、東西方向)三間,梁向(縱向、南北方向)二間的平面形式,現在12塊基石依然整齊排列。

 

為建造基壇而在其周圍使用堰板的施工方法「版築」不僅是在中國,在日本也自古被用於基壇、土壘與築牆,但首先發現固定堰板的柱子的是毛越寺的南大門遺跡與講堂遺跡。

 

在南大門(南向)的東側,相繼發現了築牆、護坡道與槽。推測築牆基底部的寬度為10尺以上,位於築牆外側(南)的護坡道的寬度為八尺以上,位於護坡道的更外側的槽有6尺左右。

該情況下的築牆應該說是高達1丈左右(約3公尺)的土壘。 

 

假若考察出的築牆、護坡道、槽三者在創建之初就齊備,那麼南大門就類似於延喜式神宮等中可見的平安京的宮城周圍及大路兩側的狀況,規模只會大於前者而絕不遜色。

 

從飛鳥寺、四天王寺、藥師寺等的發掘事例看,由築牆、護坡道、槽三者共同構成的遺跡如今只有毛越寺,而且其規模空前,而被指出這座寺院具有特異性。

 

DSC03437.JPG

 

2014年的南大門遺跡。

秋天的景色繽紛絢麗多了,背後則是大泉池。

 

 

 

▍大泉池

 

DSC03421.JPG

 

(2014年的大泉池)

庭園的中心是映照出四季之美的大泉池。

 

池塘東西約180公尺,南北約90公尺,講述著庭園建造之初的風姿。在水池的幾乎中央部有東西約70公尺、南北約30公尺的勾玉狀的中島。

在水池的周邊及中島都鋪設著鵝卵石。

古記錄中記載著過去從南大門前到中島南建造有17座反橋,從金堂側到中島北建造有10座斜橋。

在橋的四角建造的橋挾石及南側反橋的橋樁。直徑27公厘的大倒角橋樁僅拔出兩樁,陳列在寶物館中。

 

據說這是日本最古老的橋的遺構。

 

 

 

▍假山

 

DSC00266.JPG

 

大泉池的南西角、南大門的西側有一座假山。高度距離池水面約4公尺。

從水邊到山頂附近立著大小各種石頭,營造出岩山的身姿。

令人聯想起臨深淵的斷崖景觀,被認為是《作庭記》中記載的「枯山水景觀」的實例。

 

 

 

▍開山堂

 

DSC00272.JPG

 

這是供奉著開創毛越寺的慈覺大師圓仁的佛堂。

除了大師像外,還安放著兩界大日如來像、藤原三代(清衡、基衡、秀衡)的畫像。

 

 

 

▍嘉祥寺遺跡

 

DSC00277.JPG

 

在金堂圓隆寺的西側有被林蔭杉樹環抱、與圓隆寺同等規模的土壇。

完整保存著巨大基石的這個建築遺跡自古相傳是嘉祥寺遺跡。嘉祥寺相當於《吾妻鏡》中的嘉勝寺。

 

這個佛堂遺跡與金堂圓隆寺規模基本相同並附帶相同規模相同形式的走廊,由此可知其具有與金堂同等高的地位。

這是由於慈覺大師創建的寺傳中說嘉祥寺至少在基衡的圓隆寺建成之前就存在。

 

 

 

▍講堂遺跡

 

DSC00281.JPG

 

據說是基衡建造的,在《吾妻鏡》的文治5917日的「平泉寺塔已下注文」中也有記載。如今相傳為講堂遺跡的遺跡是位於大泉池的北側、金堂圓隆寺遺跡的西北側、嘉祥寺遺跡的東北側、東西約83尺、南北約80尺的大致方形的土壇。

 

壇上有十幾個基石,在土壇中央部的稍微偏北處有被認為是佛壇遺跡的小高丘。

 

建造於這座基壇上的佛堂的前面的庇柱筋與金堂圓隆寺北面的柱筋大致位於一條直線上,可見講堂與金堂有密切的關係。

可認為該講堂是與金堂一體策劃建造的。

 

 

 

▍金堂圓隆寺遺跡

 

DSC00283.JPG

 

這是基衡用盡家財建造的敕願寺,本尊是雲慶製作的身高丈六的藥師如來。

在毛越寺的中心伽藍,翼廊向東西伸出,向南轉彎,在東廊前端附屬有鐘樓,在西廊前端附屬有經樓。

基壇是被稱為「壇上積」的石造基座。經樓是收藏經文的建築物。位於金堂西廊的南端與鐘樓對稱的位置。

 

 

 

▍遣水(水渠)

 

DSC00301.JPG

 

位於水池東北側的遣水是為了將水引入水池而建造的。

是《作庭記》中記載的四神相應、吉相的順流,在蜿蜒的水路上,設有引水、越水、分水等石組。

毛越寺的遣水是平安時代唯一的遺構,在日本全國也極其珍貴稀少。

 

毛越寺-遣水.jpg

 

「曲水之宴」

 

每年5月第四個週日舉行,身著衣冠、朝臣便服、內衣、宮女禮服等平安貴族裝束的歌人們坐在遣水渠旁,在交杯換盞之間吟誦和歌,演繹著優雅的平安和歌遊戲。

 

DSC03492.JPG

 

2014年的遣水楓葉盛開,讓我當時駐足許久,捨不得離開。

反觀2017年的遣水,落葉凋零,更顯得蕭瑟孤單。

 

 

 

▍常行堂

 

DSC00303.JPG

 

現在的常行堂是在享保17年(1732年)為祈願仙台藩主伊達吉村公的武運長久而重建的。

佛堂為寶形結構,在須彌壇中央供奉著本尊寶冠的阿彌陀如來,兩側供奉著四菩薩,在後殿中供奉著作為秘藏佛像受到敬仰的摩多羅神。

 

摩多羅神是修法與佛堂的守護神,在當地自古作為農作物之神而受到敬仰。

後殿的大門平時都緊閉,33年才對外開放一次。在舉行祭祀的正月20日將供奉古式修法與作為法樂的延年舞。

 

 

 

▍常行堂與法華堂遺跡

 

DSC00310.JPG

 

在相傳為法華堂遺跡的土壇的西側,相距40尺左右之處,方五間茅葺方形造的常行堂面南而居。

 

該建築建造於享保年間(1716-1735年),之前一直被認為自創建以來就位於相同的位置,但經發掘調查發現常行堂遺跡與目前的常行堂位置不同。

現在被稱為常行堂遺跡的遺跡是位於法華堂遺跡土壇南側約30尺處的土壇。

發掘調查時的保存狀態非常不好,也沒有殘存的基石。

 

相傳為法華堂遺跡的遺跡位於寺區的東北角處,是一個南北約五十尺、東西約50尺的方形土壇。

在土壇有23塊殘存基石,與周圍的鵝卵石鋪設面高出1.5尺左右。

 

經發掘調查認為,法華堂與常行堂是與連接它們的走廊一體規劃建造的,並且並存於某個時期。

 

 

 

▍洲濱

 

DSC00320.JPG

 

在水池的東南角與假山對照著建造的洲濱,沙灘和入海口描繪出柔和的曲線,展現出美麗的海岸線。與他處相比,池底特別淺,大面積地鋪設著鵝卵石,因此可看到隨著水位的升降而顯現出的悠然風姿。

 

 

 

▍鐘樓堂

 

現存的鐘是在昭和50(1975),由人間國寶・香取正彥氏所造。

又由當時的天台座主山田惠諦大僧正賜與銘文。

可將願望寫好放入鐘樓前的護摩內,便可以敲響古鐘了。

 

想要敲鐘需另外付費,不過我們去看時鐘槌已經被綁死,固定住了,想敲鐘也沒得敲阿))))

 

(/參照毛越寺官網)

 

 

 

 

景點1.jpg      毛越寺官網

※時間:8301700  (115日~34日為8301630)

※料金:¥500-

岩手縣西磐井郡平泉平泉形大澤58

0191-46-2331 

▍交通:JR平泉站  步行13分鐘

 


 

▍金雞山

 

DSC00334.JPG

 

金雞山在2005年被指定為國家史跡。標高98.6公尺,呈現優美圓錐形。

地點位於由平泉車站往中尊寺的國道4號的左側。

 

研究平泉文化的專門家們指出,金雞山為當時平泉都市整備的基準,是一座極為貴重的遺址。

據說山頂上最少有9座埋藏著記載佛教教義經書的「經塚」,在1930年時發生的亂掘事件後遺失了所有的詳細資料。

當時所挖掘到存放經書的銅製圓筒等的出土遺物,分別被保管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以及毛越寺之內。

 

金雞山擁有著許多的傳說、充滿著神秘。

有人說大約是100年時,岩手縣的南部奧州藤原氏的第三代主公秀衡,派眾人排滿至北上川搬運土砂而在一個晚上造築了此山,並在山頂埋了一對黃金製的雌雄金雞來守護平泉。

 

(/平泉觀光協會)

 

DSC00336.JPG

 

在金雞山入口處斜坡上,有源義經公正室-「鄉御前」之墓。從斜坡上去約 50 公尺。

 

 

 

▍千手堂

 

DSC00338.JPG

 

DSC00342.JPG

 

位在金雞山入口處設有「千手堂」,主要供奉御本尊千手觀音、弁財天尊、藤原三將軍牌位、藤原秀衡公的木像、愛染明王、不動明王。

 

DSC00343.JPG

 

金雞山登山入口,後方則是鄉御前之墓。

 

 

 

▍源義經公正室-「鄉御前」之墓

 

DSC00345.JPG  DSC00350.JPG

 

DSC00346.JPG

 

平日裡應該有不少路過的山友來祭拜。

 

 

 

 教學5.jpg   ▍鄉御前

 

一ノ谷戰之後同年9月源義經奉源賴朝之命,娶源賴朝臣下河越重賴之女為妻(後來稱為「鄉御前」)。

一般認為,源賴朝是想利用鄉御前來刺探及監視源義經,但就結果而言,鄉御前並沒有為源賴朝所用,而是真心地跟隨著源義經。

 

1189430日,藤原泰衡命家臣長崎太郎率500騎突襲駐居高館(又稱衣川館)的源義經。

源義經則以戰死於藤原泰衡的家臣手下為恥,不願出戰,獨自進入佛堂中誦經,做自盡前的準備。

源義經的家臣們為了保護主君能平靜赴死,抱著必死的覺悟,捨命決戰,各自斬殺多人後壯烈戰死或自刃。

 

誦完經的源義經回到寢室,手刃鄉御前與4歳的女兒龜鶴御前後引刀自裁。

 

源義經波瀾萬丈的31年生涯以悲劇落幕。

 

在義經夫婦死後遺體被移往雲際寺暫放,之後義經的身體藏在判官森,首級則葬在藤澤的白旗神社。

而鄉御前則被葬在千手院之後才遷到此處。    

 

 

參拜完鄉御前後,就要來爬山啦~!!!      

 

 

金雞山1.jpg

 

金雞山嚴格來說算是個小土丘還稱不上是山,坡度不陡,步行約10分鐘可攻頂。

山頂上設有經塚,內部有個金雞山守護神,環繞金雞山山頂不大,但視野很好,可以俯看整個平泉。

 

 

▍交通平泉町巡回巴士   一之関 à 金雞山 15分鐘

 


 

▍熊野三社

 

DSC00330.JPG

 

這是在等公車時路過的神社,想說時間還多著,就順便進去參觀吧。

 

熊野三社是嘉保年間由奧州藤原三代藤原清衡將軍為了守護平泉而建立的神社,神社內供俸由伊紀國請來的熊野權現分靈神。

爾後神社部份建築因失火被燒毀,目前所見的社殿是平成22年重新翻修的建築。

 

DSC00372.JPG

 

DSC00376.JPG

 

DSC00375.JPG

 

DSC00373.JPG

 

這裡也曾出土花立古窯,是當年奧州藤原氏時代所使用的窯器。

 

 

 

 

景點1.jpg   熊野三社

平泉町平泉字花立92

0191-46-2720

▍交通:JR平泉駅  徒歩15

 


 

▍武藏坊弁慶大墓碑

 

DSC00378.JPG

 

前往中尊寺的山腳下有座武藏坊弁慶之墓。

 

文治5年,義經及家臣們在衣川高館與藤原泰衡決一死戰,無奈最終寡不敵眾,源義經的家臣們為了保護主君能平靜赴死,抱著必死的覺悟,捨命決戰,各自斬殺多人後壯烈戰死或自刃。(義經的家臣全數死於衣川)

 

傳說辨慶見大勢已去,入殿向正在誦經的源義經訣別,相約黃泉路上為伴,隨後重返戰場,揮刀如舞,人馬無別,頓時血霧瀰漫,遍地屍骸。

敵軍近戰不得,於是弓手盡出,萬箭齊發,剎那間辨慶身上插滿羽箭。但只見辨慶仍不見死態,長刀亂斬,狀貌駭人。

突然,辨慶大刀一收,宛如佛教的仁王(護法金剛)塑像一般傲然而立,嘴角似笑未笑,身軀則不動如山。

 

敵軍未知辨慶生死,一時間亦無人敢上前探查。

後來辨慶被一匹馬撞倒,眾人方知辨慶早已身亡(此即著名的「辨慶立往生」)。

 

(/維基百科)

 

DSC00381.JPG

 

DSC00382.JPG

 

弁慶立往生後,遺骸就地埋葬在五輪塔下,後世中尊寺的僧侶為了歌詠他的忠君護主特意在此建立墓碑紀念。

 

弁慶立往生.jpg

 

弁慶立往生。 (/夢館奧州藤原歷史館)

 

 

 

▍弁慶立往生舊跡

 

DSC00422.JPG

 

在武藏坊弁慶大墓碑不遠處(平泉文化史館)後方,有著立往生的舊跡。

據記載這裡才是弁慶當年立往生之地與武藏坊弁慶大墓碑只有相隔70公尺而已。

(PS從後方巷子走過去的距離來計算)

 

DSC00420.JPG

 

當地的居民也在立往生舊跡旁種植了櫻花樹稱為「弁慶櫻」來紀念他。

(不知道為什麼日本人總是喜歡種櫻花樹來紀念先人??)

 


 

▍衣川古戰場 (平泉文化史館)

 

DSC00392.JPG

 

DSC00395.JPG

 

平泉文化史館正是以前的衣川古戰場,當年義經主從在平泉的最後一役就是在這打的,此地也有不少當年義經家臣們之墓。

 

平泉文化史館.jpg

 

平日裡會展出義經相關資料,不過我們去時正好是休館阿)))))

)))  

 

 

 

 

源義經家臣們戰死之地

 

▍龜井六郎重清

 

DSC00401.JPG  DSC00400.JPG

 

位在平泉文化史館後方。

 

 

 

▍片岡八郎弘經 / 鈴木三郎重家

 

DSC00407.JPG

 

DSC00408.JPG  DSC00410.JPG

 

位在平泉文化史館側門旁。

(PS龜井重清與鈴木重家是兄弟)

 

 

 

▍增尾十郎兼房

 

DSC00426.JPG  DSC00428.JPG

 

 

 

義經四天王

「義經四天王」是後世對源義經4位主要家臣的合稱,但無定說,有以鎌田盛政、鎌田光政、佐藤繼信、佐藤忠信為四天王的說法,也有以武藏坊辨慶、伊勢義盛、龜井重清、常陸坊海尊為四天王的說法,還有代以駿河清重、片岡弘經等人的說法。

 

 

DSC00412.JPG  DSC00413.JPG

 

柵瀨軍之佐,日本の政治家。元立憲民政党衆議院議員。

 

松尾芭蕉翁,走遍全日本的詩人(走到那寫到那的詩人,幾乎所有日本知名美景都有他的蹤跡及所留下的俳句)。 

 

DSC00429.JPG  DSC00430.JPG

 

午餐在文化館對面的餐廳用餐,整個用餐時間都在討論衣川之戰,餐點好不好吃已經不重要了。

到底是有多著迷阿 ??!!       ╮(╯◇╰)╭

 

平泉文化史館MAP.jpg

 

從弁慶立往生舊跡到武藏坊弁慶大墓碑約70公尺,從舊跡到義經堂(直線走)200公尺,必竟誰也不知道當年的道路長怎樣?

只能從2點最近的距離來計算。

 

跟據我們自己的推論,當年藤原泰衡率兵進攻,義經與所有家臣在此地決一死戰,等到無力回天時,義經才回到義經堂手刃鄉御前及女兒最後自縊。

 

因為沒有人在一開戰時就知道自己會戰敗而先殺自己的妻兒,所以推論義經是等到大勢已去才返回義經堂的。    

當時還曾想過他有辦法跑這麼快嗎?? (因為走在目前開發的道路上還真有點距離)

不過實測真的只有200公尺阿!!!

 

 

 

 

景點1.jpg     平泉文化史館

※時間:9:00~16:00  (12~3月不定休)

岩手県西磐井郡平泉町平泉字坂下

0191-46-2011

▍交通:JR東北本線  一ノ関駅à【在来線7分】平泉駅à【バス5分】中尊寺バス停à【徒歩15分】平泉文化史館

 


 

▍中尊寺

 

DSC00433.JPG

 

中尊寺是在嘉祥3(850)由比睿山延歷寺的高僧慈覺大師圓仁創建的。

之後,在12世紀初,奧州藤原氏初代清衡公進行了大規模的堂塔建造。

清衡公創建中尊寺的宗旨是為了對11世紀後半期在東北地區的長期戰亂(前九年戰役和後三年戰役)

中亡故的生靈不分敵我地進行祭奠,在被稱為「陸奧」並被視為邊境的東北地區建設一片佛教淨地。

(意指通過傳揚佛教來實現的和平的理想社會)

其中也包含了在戰亂中失去父親和妻子並被迫骨肉相爭的清衡公主張非戰的決心。

 

平泉在將近100年的時間裡一直作為「日本地方城市的先驅」而繁榮,陸奧曾經是沒有戰爭的「平泉的世紀」。

 

然而,京都的傳統權威、鐮倉的源賴朝勢力以及平泉之間各自針鋒相對,狀況變得嚴峻起來。

就在這時,曾活躍在源平之戰、一之谷和屋島戰役中的源義經,與其兄長賴朝相對立,逃到了平泉。

 

不久,保護義經的秀衡病逝,繼他之後的第四代泰衡礙於賴朝的壓力,於文治5年(1189年)閏4月突襲義經並迫其自殺。泰衡自身也受到了賴朝的襲擊,奧州藤原氏由此滅亡。

 

DSC00435.JPG

 

中尊寺的表參道叫做月見坂。

 

道路兩旁是由江戶時代統治平泉地區的伊達藩種下的杉樹。

樹齡有300400年左右,形成一條長長的林蔭道,彷彿向人們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故事。

 

 

 

▍弁慶堂

 

DSC00437.JPG

 

DSC00439.JPG

 

弁慶堂。內部供奉弁慶、義經。

 

(關門的弁慶堂。。。冬季真的不要來中尊寺,越走到後面才發現幾乎所有的「XX堂」全都閉門謝客~~~)

整個中尊寺幾乎沒什麼人。

 

DSC00440.JPG

 

中尊寺境內地圖.jpg

 

中尊寺寺院分佈地圖。

 

 

 

▍藥師堂

 

DSC00448.JPG

 

 

 

▍觀音堂

 

DSC00450.JPG

 

 

 

▍中尊寺本堂

 

DSC00451.JPG

 

中尊寺是這座山的整體總稱,它是由總寺「中尊寺」和山內17個分院(位於塔頭和大寺中的小院)構成的一山寺院。

 

DSC00453.JPG

 

本堂是整座寺院的中心建築物,於明治42年(1909年)重建。自古流傳下來的佛教儀式大多數會在這座本堂舉行,整座寺院的約2023名僧侶全都會參加。

 

主佛是阿彌陀如來,參拜者雙手合十並在心裡默念「南無阿彌陀佛」即可。主佛兩側的燈籠叫做「不滅法燈」,自宗祖傳教大師最澄點亮以來從未熄滅過,是天台宗的象徵。它是在總本山延歷寺分燃而成的,一直守護至今。

 

中尊寺的等級為別格大寺,是天台宗的東北大本山。

 

DSC00454.JPG

 

 

 

▍不動堂

 

DSC00457.JPG

 

 

 

▍峯藥師堂

 

DSC00460.JPG

 

DSC00458.JPG

 

DSC00459.JPG

 

 

 

▍金色堂

 

DSC00462.JPG

 

金色堂覆堂,當初是為了保護內部的「金色堂」而建造。

 

金色堂-1.jpg

 

(/中尊寺官網)    ※金色堂內部不能拍照

 

將中尊寺創建之初的樣貌保存至今的金色堂於天治元年(1124)上梁。

這是一座堂內外都貼有金箔的「皆金色」阿彌陀堂。

 

金色堂-2.jpg

 

(/中尊寺官網)

 

 

其中最吸引人們目光的是堂內的裝飾。

4根卷柱、須彌壇(佛壇)乃至長押(柱間橫木)上,都裝飾有亮白色的夜光貝工藝(螺鈿)、鏤空的金屬件以及漆制泥金畫,

匯聚了平安時代後期的工藝技術,莊嚴而美麗,令人感覺整座佛堂宛如一件美術工藝品。

 

佛像包括須彌壇上的主佛阿彌陀如來,其前方的觀音菩薩(正面看去的右邊)和勢至菩薩(正面看去的左邊),左右各有3尊地藏菩薩排成1列,最前列還有持國天(正面看去的右邊)和增長天(正面看去的左邊)以破邪的形態守護著這個佛界。這種佛像結構是金色堂獨一無二,十分珍貴。

 

(/中尊寺官網)

 

 

 

▍阿彌陀堂

 

DSC00470.JPG

 

DSC00482.JPG

 

這大概是最後一次這麼俯瞰平泉了吧。

 

 

 

▍梧逸句碑

 

DSC00478.JPG

 

冬季的中尊寺冷冷清清有好多廟堂閉門,加上之前來過,今天也只是匆匆走一回便下山了。

 

 

 

 

景點1.jpg    中尊寺官網

※時間:3/1~11/3   8:30 - 17:00

             11/4~2月最後一日  8:30 - 16:30

※料金:¥800-  (金色堂、讚衡藏、經藏、舊覆堂)

岩手縣西磐井郡平泉町平泉衣關202

0191-46-2211

▍交通:JR東北本線 平泉 搭乘平泉觀光巴士或自行車

 


 

平泉租車

回到平泉觀光中心,我們又回去找中心的大姐問問租車事宜,想去的景點之一「達谷窟毘沙門堂」太遠了,而且一天只有一班公車到達,坐計程車要¥3000多,還不如去租車。

 

我們到時,大姐都已經幫我們問好了租車事宜,立刻帶我們去租車處取車,超貼心。          

(實際上她是可以不用陪同我們過去的,因為這時外頭風很大也開始下起毛毛雨,她大可以指路告訴我們怎麼走就好,但大姐還是一路幫到底,陪我們去租車)

 

DSC00488.JPG

 

一到這我就訝異的說:這是我們前年來租腳踏車的地方ㄟ,原來它也有在租車喔~~~!!!

不過從停車場沒停半台腳踏車我就明白,它們冬季也是沒有提供租腳踏車服務的。

 

DSC00489.JPG

 

租車料金表。

 

我們租的價碼是3小時¥3000-,但是到現在還要再加上稅金還有其他哩哩叩叩,最後變成約¥4000-左右,當下有點傻眼;大姐也傻眼了,問說電話中不是有問租金是多少嗎?你報價¥3000-怎麼現在又不一樣?     (⊙ˍ⊙) 

OOXX……….(大姐對我們解釋了價錢為什麼不同後,還問說那你們還要租車嗎?)

心想來都來了,而且租車相對划算,也只能租了阿))))       ( ̄. ̄)

還好大姐有陪我們一起來,不然我還真不知道為什麼要被多收錢勒!!!!!

 

這一次租到的車子就沒有中文導航系統了,不過沒差只要地圖畫的夠精準一樣可以到(而且路名都是漢字不會看不懂),導航一樣只要輸入電話就可以導領到目的地了。    

 


 

▍達谷窟毘沙門堂

 

DSC00496.JPG

 

達谷窟MAP.jpg

 

達谷窟毘沙門堂境內圖。  (/達谷窟毘沙門堂官網)

 

DSC00499.JPG

 

從這裡可以看到連接到毘沙門堂的三個鳥居。

壹之鳥居又稱為石之大鳥居。

 

DSC00501.JPG

 

DSC00502.JPG  DSC00510.JPG

 

貳之鳥居,八丹之鳥居。

參之鳥居,八杉之鳥居。

 

 

 

▍隱身在石壁內的佛寺-毘沙門堂

 

DSC00516.JPG

 

從側邊看,整間寺廟有一半是鑲在牆內的,非常特別。

 

DSC00514.JPG

 

達谷窟毘沙門堂是發生於平安時代初期(大約1200年前),「朝廷」(當時的日本政府)討伐居住在北海道的原住民-地方富豪「蝦夷族」時,戰勝時拜神許願所建立遺留下來的遺址。

 

由於歷經過數次的火災,已經無法知道最初的模樣了。

 

而重建後的「毘沙門堂」建築則是蓋在高大的柱子上,建立成長方形的主屋,乃是仿效京都清水寺的「舞台式」高地建築所建立的。

 

(/岩手之旅)

 

DSC00518.JPG

 

「達谷窟」與惡路王的傳說

惡路王又名為高丸,也被稱為「阿布拉王」,別名:『大仗丸』,乃恒武天皇(781806年在位)時代興兵做亂的傳說人物,他和他的家人-大武丸眾在岩手山。

 

他不但會攻擊村落並奪走錢財跟家畜,更企圖染指岩手山的姬神-鈴鹿御前。

 

知道這件事情的觀音菩薩,便命令坂上田村麻呂去擊退他,於是村麻呂便與鈴鹿合作密謀引誘並偷取惡路王手中的三把寶劍,不過也有一說是三把寶劍本來就是歸屬於姬神,是惡路王搶奪得來。

 

據說惡路王在此次戰役之後成了俘虜,但秋田縣的傳說則是他被射殺,當時他的頭飛得老遠,因此該地點稱為「鬼首」。

 

有關惡路王傳說的遺跡,在平泉有個傳說;惡路王曾經建造過的城堡「達谷窟」。另外鹿島神宮也有裝飾著惡路王首級的木雕。

 

在後世文學家渲染下,將惡路王與村麻呂之間的戰爭穿插了一位鬼姬「鈴鹿御前」,這三者之間愛恨糾葛的三角關係下,使得這個傳說更加的富有浪漫及想像的空間。

 

(/百鬼夜行惡路王篇)

 

DSC00525.JPG

 

DSC00527.JPG

 

進入堂內是一處小小的參拜所,原先堂內安置被稱為「北方守護神」的108座「毘沙門天像」,現在僅剩下33座而已。

 

DSC00529.JPG

 

DSC00530.JPG

 

側牆上掛著許多人前來祈求的繪馬。

 

在我們忙著參拜及欣賞這些古老的神像時,一回頭發現窗外竟然已經下起雪來了。

 

DSC00532.JPG

 

30分鐘前明明才出大太陽的,沒想到一轉眼竟變天下雪了~!!!!

 

DSC00535.JPG

 

此時雪量已經非常大了。

紛飛的大雪已經到了非得撐傘的地步,冰冷的雪拍打在臉上,好冷………。    

 

 

 

▍岩面大佛

 

DSC00536.JPG

 

這裡是日本最北的一座「岩面磨崖佛」,是在岩手縣境內有面岩壁上,以彫刻的大日如來佛像而出名。

 

高度約16.5公尺,臉長約3.6公尺,已被指定為平泉町的文化資財之一。

這座彫刻的佛像大約有920年左右的歷史,歷經風霜,現在僅存臉部和肩膀的部份而已。

 

不過當時大雪紛飛我跟本看不清處岩面大佛在那,跟本沒拍到……(殘念)    

 

DSC00539.JPG

 

經過多年再一次看到雪還是很開心。

 

 

 

▍辯天堂

 

DSC00543.JPG

 

DSC00541.JPG

 

辯天堂是慈覺大師圓仁為祭奠弁財天而修建的殿堂。

 

 

 

▍鐘樓

 

DSC00546.JPG

 

 

 

▍姬待不動堂

 

DSC00548.JPG

 

DSC00551.JPG

 

姬待不動堂在1789年,安置了平安後期作的不動明王像。

 

 

 

▍金堂

 

DSC00554.JPG

 

DSC00555.JPG

 

古時後的講堂,建於延曆21(802)由達谷川所建造,延德2(1490)因大火毀損,在江戶時代才又原址重建,明治初年因排佛棄釋而荒廢,直到昭和62年才再次修建,堂內供奉藥師如來佛。

 

IMG_4312.JPG

 

整體而言達谷窟毘沙門堂是個小巧又古樸的寺院,尤其是仿照清水寺「舞台式」的高地建築及半鑲在岩壁內的寺廟,讓人不禁讚嘆當年的建築工法是多麼的巧妙,如果時間允許,這裡確實是值得一再細細觀看的地方。

 

 

 

 

景點1.jpg 達谷窟毘沙門堂 別當達谷西光寺

※時間:8:00~18:00(依季節不同有所調整)

※休館日:週一(假日時改為翌日休館)、假日的翌日、年末年初

※料金:¥300-

岩手県西磐井郡平泉町平泉字北澤16番地

0191-46-4931

▍交通:JR東北本線  JR平泉駅開車約10分鐘

 


 

▍雲際寺

 

DSC00562.JPG

 

嘉祥3年由慈覺大師開基所建。

 

傳說1186年義經主僕一行人逃離京都前往奧州時曾在此地住過,文治5年源義經在衣川遇害後與正室鄉御前的遺體暫時先移放至此。

 

寺內有供奉義經與鄉御前2人的牌位,但於2008年寺內的一場大火將其本殿牌堂及部份住宅被燒毀,目前也只能看到修復後的模樣。

 

DSC00564.JPG

 

DSC00566.JPG

 

我們到的時後雖然是下午接近四點,但不知是冬季不開放還是什麼其他原因,總之就是撲空、大門深鎖,想入內一探都無法。

(殘念))))       o(〒﹏〒)o 

 

DSC00570.JPG

 

DSC00567.JPG

 

寺院旁有間義經堂。

 

DSC00573.JPG

 

既然不得入內就只能在門口拍張照以示「到此一遊」。

在拍照時,有看到寺內的工作人員,心中真的很想上前詢問,可以讓我們進去參觀嗎?   

不過考量到日本人的性格還是算了……      

偷偷的往寺內看了一下,恩………就是只有供奉的神像,還真的沒其他特別的東西。

本來還期待會放一些義經曾經用過的東西之類的……   

 

 

 

 

景點1.jpg  妙好山 雲際寺

※時間:8:00~17:00

※料金:無

岩手県奥州市衣川区張山63

  0197-52-3068

▍交通:JR平泉駅開車約15分鐘

 


 

▍高館義經堂

 

DSC00581.JPG

 

1189年源義經被其兄賴朝趕出京都逃脫到平泉,最後在此地其宅邸拔劍自殺,因而此地也因其宅邸遺址而著稱。

後來繁榮四代的奧州藤原家族也被源賴朝所打敗而滅亡,之後賴朝建立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武家政權鐮倉幕府。

 

現在的義經堂是伊達綱村於1683年建造的,堂內供奉著義經的木像。

 

平安時代高館被視為得天獨厚的要塞地,從它的丘陵一帶放眼眺望,腳底是壯觀的北上川,在其對面聳立著束稻山,眼前一片是平泉屈指可數的自然景觀。

 

 

DSC00580.JPG

 

在前往義經堂旁邊的協坡上有一座供養塔,主要是祭祀那些當年在衣川戰死的兩軍亡魂。

 

DSC00582.JPG

 

 

義經北行的傳說

 

義經死後有人曾傳說,當時在高館自殺的人不是義經本尊,而是影武者,真正的義經早已帶著家臣妻眷渡海潛逃到北海道了,之後都在那定居到死亡。

這也是為什麼北海道有著許多紀念義經跟弁慶的廟宇,全都是起於這些傳說阿~!!!!

 

不過,我認為傳說終究是人們為心中所喜愛的悲劇英雄-義經所創造出來的新結局吧。

似乎他們心目中的義經應該要這樣生活下去才對,不該這麼的悲催,才能稍稍彌補他們心中的哀傷吧!!!

 

試想當年死亡後還要驗屍,這麼多賴朝的眼線在旁,你想要作弊都很難,而且當時滿朝都是義經的政敵,這些人自然不可能放過他,怎可能用影武者來替代呢??!!

 

 

 

▍賴三樹三郎 詩碑

 

DSC00591.JPG

 

DSC00592.JPG

 

三樹三郎,1825711- 1859111日是江戸時代末期(幕末)的儒學家。

 

 

 

▍義經堂

 

DSC00594.JPG

 

堂內供奉義經的木像,不過我們到時已經過了開館時間,所以只能看到這副景象。

此時天空又下起雪來……

 

DSC00606.JPG  DSC00605.JPG

 

我喜歡這個象徵義經頭盔的繪馬,義經是戰神應該是要祈求「武運亨通」,不過我看祈求的內容感情、考運、財運真的什麼都有耶~~XDDD

 

DSC00596.JPG

 

義經供養塔,這裡是義經(傳說)的死亡之地,所以特意在此設置供養塔祭祀。

 

DSC00598.JPG

 

供養塔是昭和61年由毛越寺主持為遙祭義經公逝世800年建立。

當然供養塔底下是沒有任何義經公的骨骸,是個單純的紀念碑。

 

DSC00631.JPG

 

DSC00633.JPG

 

DSC00590.JPG

 

鳥瞰衣川全景圖。

衣川位於岩手県奥州市的西磐井郡平泉町的河流,屬於北上川水系北上川支流的一級河川。

在平安時代末期是區分蝦夷勢力(北海道)及奧州勢力分界的河川。

也難怪會有義經假死,渡河去北海道的傳說了。

 

 

 

 

 景點1.jpg   高館義經堂

※時間:8:30~16:30

※料金:¥200-

029-4102岩手縣平泉町平泉字柳禦所14

   0191-46-3300

▍交通:東北本線平泉駅下車 徒歩20

 

 

 


 

▍後記

 

拜義經這位「趴趴走」的戰神,我們跑遍日本各地,找尋相關的歷史與傳說,足跡踏遍日本各地,也因為他我們才有機會去到一般觀光客不曾去過的偏遠鄉鎮,找尋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每找到一個景點就如同湊到一片拼圖一樣的好玩,眼看義經之旅的地圖就要拼湊完成了,真有成就感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airetseng26 的頭像
    clairetseng26

    claire的部落格

    clairetseng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